《米奇17號》死亡迴圈記憶留存,你還是你嗎?
米奇17號與18號
當出現一個與你外型一模一樣,與你過去回憶也一樣的人,但是思考與表現方式(個性)有著明顯差異的時候,這還是你嗎
什麼創造獨特的你
是外型、思考與表現方式(個性),還是過去記憶和體驗來定義,當個性隨著不同人生階段的體驗,最多能帶來多少改變。
從佛洛伊德觀點來看
該如何用心理學來看待人,是本我(人格本質)存在且不變,以及自我和超我的朔造,還是以更開放的心態來看待人類複雜性,而非侷限當前理論框架。
米奇還是米奇嗎
回到米奇17&18號,他們是不同歷練下的兩種個性,還是本質本身就是具有差異截然不同的,又或是只是不同的兩個人,剛好外型相似,具有一樣的記憶。
17號的出現
米奇從最一開始到第16次的死亡後,也就是米奇17號的出現,米奇依然都是同一個人嗎,前面的米奇在經歷每一次的死亡,都能順利還原記憶來重生,雖然從電影中觀眾無從得知,個性或記憶上是否有在每次重生都能完美還原。
18號的出現
米奇從一開始展現的個性,到第17號的出現,都是以一樣的個性表現呈現給觀眾,直到第18號的出現。
因此,米奇17號與18號是同一個人嗎,米奇從一開始到後來的17號是否都是同一個人,這點很值得留給觀眾有不同的見解來討論
複雜性的思辨-人
不複雜
若是歸納幾種定義,就能使載體(如仿生人、電腦或生物技術)趨近於人類的行為,那麼我們提到的「複雜性」就難以成立,也就是「人」不複雜 ,因此還是被定義與創造出來了,當人不複雜這個假說成立,人類依然仍會認為「人」是特別的存在嗎。
複雜
反過來思辨,如果「人」複雜 ,也許就不好解析與定義,那麼創造仿生人的可能也就不復存在,人也就可以繼續保有特別的認同感。
觀影心得結語
這部電影存在很多面相可以討論,本文只專注在人的部分討論,其他面向還有星際殖民問題、未知生物的高維度溝通方式、愛情價值觀、小型社會階級等等。
《米奇17號》 這部電影很多主題元素描寫的不是很深入,不過也因為這樣,什麼科幻元素都呈現給觀眾看,整體來說還是一部值得玩味的科幻電影,每個元素都有機會讓不同的觀眾去品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