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036_logo
2025-09-12

在AI時代的環境下,人人平等嗎

重構節點 Renode

如果在未來每個人都可以使用AI來輔助提升自己,將同樣是一個公平的環境嗎

此篇,有一些相對的比喻紀錄供大家參考,當今在一個變動快速的環境中,每個人也都存在不同的處境和挑戰,因此此篇我想提出幾種角度來思考,以開放性以及哲學思辨的角度來聊聊

論述時間:2025/09/12

疑問觀點

  1. 如果一樣的提示詞(prompt)得到的成果都幾乎一樣,那麼由誰來問還重要嗎,如果由誰來問很重要那麼重要在哪

  2. 如果兩個認知角度和專業不同的人,使用同樣的生成式AI,他們的產出一樣嗎,如果不一樣那麼差別在哪

  3. 如果未來的學校每個學生都使用AI學習,那是學生將開始漸漸放棄學習,還是整體平均學習能力提高了,亦或是開始更有創意的運用知識,而不是停留在背誦知識呢。

  4. 如果AI能產出專業知識的價值,那麼該領域專業的人才,是選擇將工作交給AI,還是這些專業知識變成從業者必備,然後與AI協同工作產出更多價值,進而提升該領域整體水平呢。

  5. 如果一個能力相對較強的人,不需使用AI完成工作,與一個相對能力較弱的人,使用AI完成一樣的工作,那麼他們平等嗎,以及能力較強的人,也開使使用AI,那麼他會產出更多價值嗎。

諷刺觀點

我們需要向他人證明自己如何運用AI獲得提升嗎,這就像向他人解釋自身價值,以彌補內在的不安全感。事實上這屬於一種「群體智慧」,擅長運用生成式AI來獲取有用資訊的人,在使用傳統瀏覽器的表現也都不差,我提出幾種角度來思考

  1. 向他人證明自己是否使用生成式 AI,是基於個體利益,亦或是自卑感、競爭意識,由哪些心裡因素產生人們需要證明這件事情

  2. 人們需要靠著刻意寫錯字,或是刻意調整口吻,或是排版凌亂的方式來證明自己嗎,那是否表明我們人跟AI的差異性在於,人會寫錯字,人就是要有些「無序」,所以又更像「人」一點了呢。

  3. 以生成式AI在生成文字和圖像為例,它所帶來的「價值」,是「創意」與「智慧」的本質嗎,我們人從小到大都是自己「創造事物」與「理解事物」,還是本質上也都是不斷在自己能接觸的環境中,觀察模仿和跟隨周遭,然後在經由自己一點修飾呢,這些修飾只是隨機性質的重組嗎,那麼這是「個人智慧」,還是堆疊出來的「群體智慧」

  4. 為何會因為生成式AI的使用,導致有些人認為,人們會開始放棄自主思考事情,那是人性使然,還是​價值因素。

  5. 在沒有生成式AI應用之前,為了獲取有用資訊,換做使用傳統瀏覽器問問題,直接使用文章知識的人,都擁有自主思考的能力嗎,都對於文字資訊足夠敏銳有洞察力嗎。